牡师要闻

牡师要闻

学校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二)

2025年09月05日 19:13(点击次数:)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全校师生精神昂扬、心潮澎湃,密切关注大会进展,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种媒介收听收看大会实况,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凝聚起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观看大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伟大抗战精神,更加坚定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的决心。


原工会主席、党委常委 王德义

9月3日上午,我全程观看了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及盛大阅兵,我的心灵受到巨大震撼,深感无比自豪和骄傲,深感我们党的伟大。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后,分列式开始。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三军仪仗方队,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军事航天军等13个方队军容严整,军姿刚毅,方阵如铁壁铜墙,步伐齐整坚定有力,依次前行,展现了新时代我军实力的大幅提升。这是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是祖国安全人民幸福的钢铁长城。亮剑云端,预警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歼-20S第五代隐身战机、歼—35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机)、歼—15DH舰载电子战飞机(首次亮相),彰显了我军空中的硬实力。100支援战车、机器狼等展示了陆军的硬实力。东风-61洲际导弹首次亮相,与“惊雷”(首次亮相)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共同构成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我国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它们又与“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射程距离远,可以覆盖全球)形成战略威慑组合,是我国捍卫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王牌中的王牌。红旗—29与红旗—20、红旗—19等防空导弹可实施多段多层反导拦截,远中近程防空拦击,全时待战应对空中威胁,构筑起防空屏障。阅兵之姿彰显历史正义之师的发展变化与强大,军事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突出了军队硬实力的强大。我为祖国有这样强大的国防而震撼,更为祖国有这样强大的国防而自豪与骄傲!

后勤保卫处联合党总支书记 施洪涛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我深感振奋,这不仅是对胜利的庄严致敬,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整齐的方阵与先进的装备展示了新时代强军成就,彰显了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与决心。礼炮、老兵与和平鸽共同昭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正义之声。直播解说词直抵人心,唤起对历史的铭记与对未来的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阅兵精神融入党建工作中,开展主题党日、宣讲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强化价值引领,讲好“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带领团队把阅兵精神融入日常、落在实处,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与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马少霞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观看了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况,深感振奋,备受鼓舞。这场展现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盛典,特别是新型武器装备中蕴含的科技创新,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高校在科技强国战略中的使命担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育人动力,充分发挥学院理工科专业优势,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我们要把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师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研究生学院院长 孟令霞

通过观看九三阅兵,除了感受浓浓的民族自豪感,更深感育人使命之重。受阅方阵的严整与力量,恰如我们对研究生培养的追求——既需筑牢专业根基,更要厚植家国情怀。下一步,我们将把抗战精神融入研究生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学术实践中强化责任担当教育,让研究生在课题研究中关注国家需求;学科建设上,聚焦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以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研究等特色方向为抓手,推动学科建设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让青年学子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努力培养既懂学术、又有担当的民族栋梁,让阅兵式上的精神火种,在校园里化为育人实效,不断开创学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许宏文

2025年9月3日上午,我与同事们一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九三阅兵盛典。阅兵式中,“1945”和“2025”的阅兵车并置,连接历史与未来,展现了我国从抗战胜利到迈向民族复兴的80年峥嵘历程;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的亮相,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科技强军”战略的累累硕果。每个场景都震撼人心,我院师生深受教育。数学在“科技强军”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会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践,将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心怀时代大局,具有跨学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文学院院长 綦中明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我与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师生们一同在震撼与感动中回望历史,审视当下,眺望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不仅看到了国之重器的威严,更读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这场阅兵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了从苦难到辉煌的民族征程。作为文学教育者,我们更应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读懂这种家国情怀,将阅兵场传递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文字中的思想深度,培养既有人文情怀又有国家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文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文学课堂高高飘扬。

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 田新山

9月3日,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庄严盛大的阅兵仪式,彰显了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印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不可挡。阅兵式中,受阅部队军容严整、意气风发,铁甲战车整齐列阵、威风凛凛,充分展示了国家实力。作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者,深感责任重大——必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地管理好学校的每一份资产,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高效使用,把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管理动力,以最高标准服务教学科研,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强国必先强教,强教需重保障。我们将以实战状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招生就业处处长 孙蕾

九三大阅兵的铿锵步伐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是历史回响与时代强音的共振——从抗战先辈的钢枪到今日列阵的国之重器,展现的不仅是国防实力,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传承。作为高校招生就业工作者,深刻感受到这场景恰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鲜活注脚。我们引导学生规划人生,本质是帮助学生在“个人成长”与“国家需要”间找准坐标:如阅兵方阵中战士的精准卡位,大学生也需在专业深耕中练就本领;如装备研发背后的创新精神,青年更要在职业选择中瞄准国家战略领域。让阅兵式里的家国情怀,成为牡师学子职业路上的“指南针”——当个人理想融入强国蓝图,青春便有了最壮阔的落点。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副部(处)长 刘旭升

当45个受阅方(梯)队踏着铿锵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高超装备与无人作战系统在阳光下闪耀着科技的锋芒,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庄严展示,更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此次纪念活动为家国情怀教育提供了立体化载体。阅兵式上军人展现的纪律意识与坚韧品格,更为学校目前开展的军训工作树立了标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带领学生“看懂”阅兵式上的铁甲洪流,更要引导他们读懂装备背后的奋斗故事;既要在军训中复制受阅部队的严明纪律,更要培养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让“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融入青春血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青年根基。

东方语言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秋实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场生动的思政大课。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大会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我也将用有温度、有力量的思政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在铭记历史中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民族发展大局,在新时代谱写无愧于祖国的青春华章。

应用英语学院副院长 王霞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此次阅兵是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它展现的不只是我国国防力量的现代化成就,更是一堂深刻的历史课与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观看此次阅兵更加坚定了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我要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 王俊珲

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钢铁洪流与铿锵步伐,彰显的是国家实力与民族尊严,更是无数先辈用热血铸就的和平丰碑。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感震撼与自豪,更觉责任重大。我们面对的,正是这场盛典所守护的青春未来。我将把这份荣耀与担当融入日常思政工作,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奋发自强,将个人理想汇入时代洪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苏畅

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整场阅兵以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充分展现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这是和平的盾牌。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不仅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更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激励青年学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2022级学生 田力元

跟随直播镜头,我看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盛大场景。这场大会不仅是一场庄重的纪念活动,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历史与精神教育课。大会开始,激昂的国歌在耳边响起,我的内心被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填满。眼前的画面,让我不由自主地回溯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在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他们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能忘却历史,更不能在安逸中迷失自我。我们应当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抗战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各单位

编辑:朱晓琳

审核:陈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