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我校历史与文化学院、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共同举办的海林石人洞遗址考古工作专家咨询会在我校实训楼505室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的六位考古专家;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林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牡丹江师范学院等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会议。校长、党委副书记丛喜权到现场迎接专家,副院长、党委常委左明辉出席会议并致辞。

左明辉在致辞中对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将全力以赴,发挥学科平台优势,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海林石人洞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为牡丹江、黑龙江区域文物考古事业贡献牡师力量。
在项目组汇报发掘基本情况后,与会专家对海林石人洞遗址的考古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考古研究所陈星灿研究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考古学院赵宾福教授,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栾丰实教授、邓聪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水涛教授现场发言。专家们一致认为,海林石人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不仅类型规整,且数量规模庞大,反映出史前时期相对专业化的生产特征。这一发现在国内极为少见,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针对后续工作,专家建议,持续推进考古发掘工作,在遗址周边寻找与之关联的史前居住生活遗迹,以深化区域考古研究。联合多学科力量,重点破解遗存的年代判定、文化属性界定,以及石器制作工艺、使用场景与流通网络等核心问题。

会前,相关人员赴海林石人洞遗址发掘现场,观摩出土文物,并参观“石窟崖居,史前大场”海林石人洞遗址考古成果展。
来源:历史与文化学院
编辑:朱晓琳
审核:陈晓东